在国人严峻的近视危机之下,一些人对眼镜产生了深深的误解。在近视形成以后,认为对待近视也只是配一副眼镜的问题,或仅仅是框架眼镜影响美观的生活问题。
而很多家长直到孩子视力出现问题时才去医院,或者直接去眼镜店验配一副眼睛,而这个时候近视已经形成。
在一项针对家长遇到孩子近视采取矫正或干预措施的选择调查中,有6成的家长会选择验配框架眼镜。
医学上,近视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药物、光学眼镜、角膜塑形镜、手术治疗等。由于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带来的诸多不便,近年来越来越多国人选择通过屈光手术进行治疗,以便彻底摆脱眼镜的“束缚”。
目前我国每年有多少近视患者通过屈光手术“摘镜”尚缺乏官方权威数据,有报道称每年约有100万。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内数家眼科专科医院的年报和招股书,其中报告的屈光手术收入或台数近年均呈上升趋势。
近视=戴眼镜?摘掉眼镜就不是近视了?答案并不是这样。屈光手术只是改变了角膜聚光性,并未改变导致近视的眼内解剖结构,术后虽然不戴眼镜视力正常,但并非“治愈”。
而事实上,近视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只能矫正视力,无法从根本上治愈。
近来,国家卫健委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
《通知》还要求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简言之,当下说能治愈近视的宣传都是在骗人,需要近视患者警惕视力康复骗局,别交“智商税”。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