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提升教室照明条件 保护每一扇心灵的窗户

发布时间:2021-12-22 14:25|栏目: 新闻动态 |浏览次数:

不良教室照明环境是学生近视的直接主要原因之一。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室灯光太暗、光频闪、光伤害等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眼睛屈光系统产生变化,眼内肌过度调节,从而导致近视发生。济宁市作为教育部2018年首批命名的 29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之一,高度重视教室照明条件,2021年制定了社会民生保障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中小学教室照明提升工程。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教室照明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走进济宁学院附属高中,莘莘学子们正在柔和的灯光下专心学习。到了高年级,孩子们学习负担很重,近视率不断增加。该学校除积极开展运动课程,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通过身体素质提升来保护视力外,在教室照明条件上下功夫,严格按照《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T 36876-2018 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等标准要求进行灯光照明设计,将课桌面和黑板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光源色温、频闪、蓝光等指标纳入验收范围,该校学校教室照明全部采用护眼灯具,比原来的荧光灯更加柔和、舒适,通过权威第三方检测,所有教室照明达到健康标准,师生反映良好。

2021年济宁市计划改造提升5000口教室照明条件,每个县市区都对现有学校照明条件进行摸底排查,制定了更换灯具、规范安装、科学使用等不同的照明提升方式。立足样板引领,推进示范带动,在学校集中安装样板间,了解师生的使用感受,监测产品光衰、色温、照度等关键指标变化情况。各县市区均安排了照明提升专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优选品牌及供应商。目前全市第一批教室照明提升计划已改造完成159个学校5863口教室,受益学生达29万。

下一步,济宁市教育局将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提升工程,构建儿童青少年近视“三级监测”“三级预警”“三级防控”体系,完成济宁市国家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综合改革试验区任务,为全国青少年近视防治提供样板。


Copyright © 2020 济宁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实践基地 版权所有
电话:0537-7979811、7878322 地址:济宁市任城区火炬南路与济邹路口南五百米路东(济宁市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 备案号:鲁ICP备2020049387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