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近视防控专区 > 护眼知识

看得见跟看得清楚是两回事!?

发布时间:2025-02-17 09:25|栏目: 护眼知识 |浏览次数:
经常有一些家长带孩子去查度数配镜时,经常会说一类话:“度数不高啊,怎么看不清呢?”,“这点度数应该不需要戴眼镜吧,应该是可以看见。
难道度数低就一定能看见?看得见就一定能看清?这个答案我们一起来寻找。



1

什么是
看得见?





1、看得清和看得见

举个例子,这个小孩为200度,带着眼镜去看3米的一个苹果,并且可以清楚的看到苹果上有一个洞。但是摘下眼镜后,其实依旧还可以看到苹果,但苹果上的虫洞便看不见了。这就是看得见,和看得清的区别。



2、什么是看得见?

看得“见”,是眼睛拥有的正常功能,光线通过眼部屈光介质的折射,使视网膜上的光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最后传导到我们的脑部,形成图像,使我们能够辨别外界物体的形态、颜色、明暗。只能看得见大体,但对于细节无法分辨。



3、什么是看得清?

看得“清”,就需要我们眼睛里强大而精密的屈光系统,动用调节能力、辐辏能力将物体光线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大脑收到视觉信号后,在良好的立体视觉、眼球运动能力和高级视认知能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清晰、立体、完整的视觉图像,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远近,大小,位置。既能看见大体,对于细节也可以清晰描述。





2

看得清
真的很重要


其实我们的眼睛清晰度,不只是和每只眼睛的屈光度数相关,目前遇见最多的一般为视功能异常,比如斜弱视,比如调节异常,聚散异常,三级视异常等等。这些都可导致我们看的不清楚,可能度数不高,但是就是“看不见”。所以在看不清的时候,其实我们大家就需要关注自己的眼睛了,而不是等完全看不见,才真的去“紧急补救”,导致成为更为严重的眼睛问题。



3

定期检查
真的很重要


孩子在6月龄左右应完成人生中第一次眼部检查,此后每年做两次眼部全套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可以帮助家长及早发现孩子视力异常,从而防控近视。


从“看得见”到“看得清”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近视、远视、散光、斜弱视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视觉质量。只有定期检查,才能够尽早发现孩子视力问题。


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和学习作业反馈。如发现孩子有上述异常表现,家长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前往专业的眼视光中心接受全面的视功能检查,然后通过专家建议接受视觉训练以改善不良症状,并及时佩戴眼镜。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20 济宁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实践基地 版权所有
电话:0537-2232269 13153735370 地址:济宁市任城区火炬南路与济邹路口南五百米路东(济宁市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 备案号:鲁ICP备2020049387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