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里有许多这样的真实案例,
家长通过观察孩子日常的用眼行为,发现有眯眼、揉眼的现象,紧接着带去检查视力,检查出现远视储备不足了,叮嘱孩子,要多户外运动,再观察看看,定期复查。
"等"到孩子3个月去复查时,孩子已经出现轻微的近视,建议直接佩戴眼镜,后续注意用眼,定期复查。
据统计,80%的高度近视孩子吃亏在父母的一个“等”字上。很多父母都会这样想:“我家孩子这么小,也会近视吗?
等孩子大点再去给他配个眼镜吧。
”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你们的“再等等”正是孩子将来高度近视的罪魁祸首。
实际上,大部分孩子近视前期都可以得到预防,在孩子刚刚近视的时候,如果及时矫正,是有可能得以控制的。而一旦等到形成真性近视,将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那就不是一副眼镜解决的问题了。
远视储备是存折! 我们已经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才逐渐趋于正视。在这个正视化的过程中,远视储备会逐渐被消耗,如果消耗过快或明显低于正常值,那么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远视储备就是孩子与相应年龄的屈光状态比较是否一致。不同年龄段儿童正常屈光状态参考值如下: 0~3岁:+2.00D~+2.50D 4~6岁:+1.50D~+2.00D 7~9岁:+1.00D 10~12岁:+0.50D 可以看到,远视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直到10岁左右,接近正视。那么,有远视储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近视了呢? 有远视的情况下是没有近视的。远视储备全部消耗完,孩子才会近视。也就是说,生理性的远视不会和近视同时出现。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远视储备一般不能增加,也无法通过其他手段来增加,家长能做的是尽量减缓“远视储备”的消耗速度。
为了孩子的眼睛一定要.. 我们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都需要检查远视储备和眼轴长度了,每3个月定期检查,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近视防控!
户外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每天2小时的户外暴露,可以预防近视;每周如果有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就能够抵消部分近距离用眼的影响。
重视"黄金矫正期"孩子刚近视的阶段是最好防控的黄金期,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控制住孩子的近视发展速度,长大后就能减少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
高度近视的危害;眼球突起,超厚的镜片都会影响形象;视网膜脱离、裂孔;豹纹眼底;飞蚊症;眼底出血、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即使做近视手术也无法改变眼球的器质性病变,高度近视者更是不能做剧烈运动,影响了日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