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视力
很多家长关心孩子视力多少才算正常?
他们将裸眼视力是否达到5.0(1.0)作为孩子视力是否正常的判断标准,认为达到5.0(1.0)就说明视力正常;孩子视力达到5.0(1.0)就说明没有近视。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一般来说,至少要结合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裸眼视力
裸眼视力是指未戴矫正眼镜所测的5米外的视力表现力。
裸眼视力检查是衡量视力健康的基础性指标,目的是了解视力情况,筛选出高危预警人群。
眼屈光要素与眼生理功能
眼屈光要素与眼生理功能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晶体厚度等,通过眼屈光要素与眼生理功能的各项数值,可以了解孩子现阶段的眼屈光发育状况,是否偏离正常走势(有无发育超前或滞后现象)。
年龄不同,视力正常标准不同
人类的视力发育,并非一生下来便是5.0(1.0),而是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逐渐发育起来的。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不同年龄对应的裸眼远视力范围和远视储备预计值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注意:裸眼远视力和屈光度并不存在绝对的换算关系。有的孩子近视50度,视力也能达到5.0(1.0)。所以,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不能简单依靠“裸眼远视力”,需要多项指标的综合考虑、评价。
关于远视储备
很多家长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视力是好的,但是被医生提醒“远视储备不足,要注意用眼”。
眼屈光发育过程:远视→正视→近视,呈不可逆趋势。
远视:看远看近均需动用调节,光线进入眼睛后聚焦在视网膜后面;
正视:既不近视也不远视,光线进入眼睛后刚好聚焦在视网膜上;
近视:看远模糊看近清晰,光线进入眼睛后聚焦在视网膜前;
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每3-6个月一次的监测孩子的“远视储备值”,了解孩子的眼屈光发育状况是否正常。如果检查结果偏离正常值太多,家长就需要特别注意孩子的用眼情况,进行科学干预延缓近视发生或者控制近视发展的速度。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