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孩子们近视的原因
光线从前方进入眼内,经过角膜、晶体等折射,当眼睛状况正常时,光线会在视网膜上聚焦并投射出清晰的图像,经过大脑处理信息后,最终可以看到景物。
当我们想要看近、看远时,就得依靠虹膜后方的睫状肌,它身上有无数根小绳子一样的悬韧带“拉住”晶状体赤道部。
近视之后等待还是主动出击
很多家长在刚得知孩子近视的时候,好像并没有把这当做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甚至觉得,孩子眼睛还没“定型”,如果多注意用眼习惯,就能让视力恢复如初,反而认为总戴上眼镜就摘不掉了,还会让近视加重。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并没有证据支持。不及时矫正视力,会过早消耗完“远视储备”,甚至会加快近视进展。
“远视储备”的概念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孩子在刚出生时,由于眼球相对较小,所以视力大多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眼球的不断发育,眼轴(眼球前后直径)增长,在12岁以前眼球发育完成,达到正常视力,屈光度趋于0。这个正视化过程中逐渐减少的远视度数,就是“远视储备”。
孩子生活中不正确的用眼习惯,以及遗传影响的天生眼球发育,都会成为消耗远视储备的因素。当远视储备提前被耗尽后,孩子就可能会近视,这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矫正,孩子在近视情况下为了看清楚,会养成更多错误的用眼习惯,给眼睛增加负担,随着眼轴的不断发育变长,导致近视度数的加快增加。通常孩子的眼轴增加1mm,近视度数就会加深约275度。
而视力矫正做的就是在发现孩子近视时及时通过配镜给眼睛提供足够支持,恢复到正确的矫正视力,让孩子可以清晰地看到东西。同时,在生活中注意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就能大大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在中国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对50例8至12岁近视学生分别采用戴镜足矫和戴镜欠矫两种矫正方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视增加程度,发现足矫组近视增加比欠矫组显著变少。
近视,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对于下一代的视力关怀,不仅需要父母的亲力亲为,更需要全社会对近视拥有正确的认知并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取需要的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